“更换电缆头前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流程,用验电器确认无电压后再操作。记得全程佩戴绝缘手套,这是保命措施!”9月2日破晓时分,在检修现场有着30年工龄的老师傅弓着身子,手把手指导徒弟进行电缆头更换作业。在第 41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达川区供电分公司的四对师徒用“传帮带”的坚守,书写着电力人特有的尊师重道与技艺传承故事。
从“学徒”到“骨干”:不同岗位续写电力传承
“没有师傅的倾囊相授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”达川区分公司生技科副科长的潘锋,提起师傅葛修荣时满是感激。2016年,刚从参加工作的潘锋怀揣着理论知识进入线路维护岗,却在面对复杂的线路故障时屡屡碰壁。“线路维护不是纸上谈兵,每一根导线、每一个金具都藏着安全的密码。” 葛修荣看出了他的困惑,从线路巡检的基础流程教起,带着他走遍了市区每条线路,把沉淀了多年的经验编成“故障排查口诀”手把手传授。
在师傅的指导下,潘锋不仅将线路检修、电缆终端头制作等核心技能练就得炉火纯青,更在多次抢修中勇挑重担。近年来,他先后斩获“达州市技术能手”“电力尖兵” 等多项荣誉,成为分公司青年一代的佼佼者。
三年磨一剑:从“跟班” 到 “独当一面” 的蜕变
“第一次独立完成线路检修时,手心全是汗,多亏师傅在一直鼓励我。”线路维护岗的邹磊如今已是班组里的中坚力量,回想起三年前刚进入班组的场景仍历历在目。他的师傅是有着数十年运维经验的老党员蒋朝辉,性格严厉却心思细腻。刚入职时,邹磊总想着“快上手、干大事”,蒋朝辉却带着他从最基础的工具整理、线路巡查做起,“线路维护容不得半点马虎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。”
蒋朝辉把自己的线路经验倾囊相授,详细记录了不同天气、不同季节的线路故障特点及处理方法。在一次暴雨导致的线路跳闸事故中,邹磊按照蒋师傅的思路,快速定位到故障点。邹磊跟着蒋师傅参与了大大小小百余次抢修任务,从最初的“打下手” 到如今能独立完成复杂检修,他的成长离不开师傅的严格要求。“现在师傅常说‘你能独当一面了,我很放心’,这句话比任何奖励都让我开心。” 邹磊笑着说。
“双子星” 拜师记:青春力量的 “双向成长”
“师傅,这个红外测温仪的参数怎么调才能更精准?”“你看,根据环境温度和距离,要这样设置……” 在线路巡视的实战场上,00后徒弟雷济鸣和王夏杨正围着师傅谭光安请教技术问题。去年两人同时入职,被大家称为 “双子星”,而谭光安则成了他们共同的师傅。
“两个年轻人有活力、肯钻研,就是缺乏实战经验,得把他们带好。” 谭光安说。他不但详细讲解螺丝穿向、刀闸检查方式、更换跌落保险的技巧,而且采用 “以赛促学” 的方式,经常给他们布置实操任务,让两人比拼线路巡检速度和故障排查准确率。
这对“双子星” 也给谭光安带来了新的启发。雷济鸣和王夏杨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利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查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谭光安感慨道,“现在不是我单方面教他们,我们更像是‘双向成长’,他们的新思维新想法也让我学到了很多。”
从青丝到白发,从新手到行家,师徒们在杆塔之间传承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,更是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 的初心与担当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,每一对师徒的故事都是最动人的赞歌,他们用坚守与付出,守护着电网的安全稳定,也让电力工匠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熠熠生辉。